真材实料保障安全,直播拆解AITO问界M5钢筋铁骨
相信很多朋友都观看了15日AutoLab的“LAB测试一拆到底”直播,本次拆车的车型是三款新能源热门车型:比亚迪唐DM-i、吉利星越L增程版和AITO问界M5,对三电、安全和NVH三方面进行了大考察。通过此次拆车测评,我们发现AITO问界M5在安全维度表现出色,今天让我们就聊聊问界M5的“安全得分”。
首先我们看一下问界M5的被动安全。问界M5整车采用占比61.5%的军工级高强钢,其中,大于1000Mpa的热成型钢使用占比达到19%,真可谓是一身钢筋铁骨。同时,车身外覆盖件采用双面镀锌钢板,具有更优秀的抗腐蚀能力;其中,四门外板采用双面镀锌+烘烤硬化钢板,具有更优秀的抗腐蚀性能、成型能力及烘烤后提升抗凹能力。
除此之外,在车身结构方面,问界M5采用安全性非常高的笼式安全车身骨架,前防撞梁为高强度板辊压结构梁,截面为封闭型“B”字结构,抗弯性能更好,强度为1180MPa,长度1190mm,占车身宽度62.2%;后防撞梁为挤压型铝,市面大多车型采用此材料,后防撞梁厚度为3.0mm,长度为1199mm,覆盖了车身长度62.7%的宽度。截面为“目”字型腔体结构,可承受2.2吨外力,防撞能力在同级车型中位于前列。
不仅如此,AITO问界M5也针对溃缩区的深度与结构等,进行了进一步优化。溃缩区采用自适应溃缩结构,从防撞梁至纵梁共520mm,留出足够的溃能空间,远高于另外两款车型。当车辆遭受撞击时,撞击释放的能量有溃缩区吸收,保护乘员安全和座舱的完整。
同时车身结构采用前机舱封闭环,C柱、D柱封闭环结构,拥有强大的承受能力,减少撞击的冲击力,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害。问界M5全系标配6安全气囊,面积大,气囊完全展开时间仅需30ms,驾驶员安全气囊直径540mm,在受到撞击时眨眼间就能弹出,给予用户最及时的安全保护。在焊接技术方面,问界M5采用Apras焊接工艺,焊点平整,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强度高,不易撕裂。这几点安全特性,也受到了在场专家的高度认可。
其实,大多数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在于车辆技术状况或者交通环境因素,而是驾驶员反应不及、视野盲区、疲劳驾驶操作失误等原因。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使用,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驾驶者减少事故风险,避免或者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。
问界M5拥有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,融合了1个视觉感知摄像头、3个毫米波雷达、4个APA摄像头、12个长距离超声波雷达。凭借出色的硬件基础,让问界M5能够时刻感知周围环境,帮助驾驶者更安全地操控车辆。
与此同时,问界M5搭载的博世第三代辅助驾驶摄像头具备更宽的水平探测范围,最大探测角度达100度,最高像素260万,确保了广阔的视野和精确的图像识别。同时,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达到210m,最大探测角达120度,对雨雾雪等恶劣天气抗干扰能力强,确保了车辆的前瞻预判性能和视觉广度,在极端天气下也能更好地帮助驾驶者实现车道巡航辅助,驾驶盲区预警等功能。
电池高温起火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敏感问题,除了主被动安全之外,电池安全的保护也是问界M5的一大亮点。问界M5采用三元锂电池,搭载了云端电池管理系统,通过“端+云+AI”协同,提供7*24h电池健康实时监测。同时,问界M5的电池包通过国家3倍碰撞标准测试,并且具备高隔热性和超高防尘防水等级等特点,最大程度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可靠。
不仅如此,问界M5电池紧扣方式不仅更为紧密,而且电池包内也具备空间可观的溃能区。作为整车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,即便是在电池包遭受极端严重的外力碰撞的情况下,也可以通过溃缩保证安全。
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,“交通安全“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。通拆车我们也可以看到,问界M5对用户出行安全的重视与付出。在一众车企求新求异的过程中,AITO问界M5不仅用真材实料和过硬技术守护了用户安全,更代表增程路线车型,收获了出色市场反馈,为众多车企树立了值得借鉴的正面典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