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就能吃到的印度贵族美食,个个都是法餐级别,精致到你无法想象
印度,是我“最想去的国家”里排名很靠前的一个神奇国度,听说那里天天吃咖喱,人们用手抓饭,把猴子当神……
就这么一个古老又神秘的地方难道只吃咖喱?我是不信的,如果条件允许我很想在恒河边撸串,在大象背上看星星。
直到有一天,姐妹带我去了这家纯印度餐厅,从厨师到店员到餐厅经理都是印度朋友,我才知道“上海之大,无奇不有”,就用餐的两三个小时我都以为自己去了趟天竺。
餐厅老板不仅是个老板,还是位“设计师”,这樽价值不菲的神像经由他本人设计,再由工匠用整木精心雕刻出来。除了这件镇店之宝,餐厅随处可见的印度图腾都是他的杰作,还没吃饭,就已经看了个印度展。
我最爱的就是这只象首门把手,走过路过就想摸一摸。
每张餐桌都有一件宣传印度文化的艺术品,且没有重复,我盯着看了很久很久,真心建议这家餐厅明天开始收门票。
“大饱眼福”之后进入“秀色可餐”阶段,我本来对印度美食真的没报很大希望,甚至还会和“东南亚菜系”混为一谈,一切都以“咖喱”为主题,“香料”为中心,“洗干净”的手为媒介,后来才发现自己——肤浅!
「印度马萨拉奶茶」
刚接触印度美食我居然就在一杯奶茶里看到了茶叶蛋的原材料八角。入口极为顺滑的奶茶里还加入了你绝对想不到的肉桂,以为蒙古奶茶已经够稀奇了,和印度奶茶比起来都是小巫见大巫。
「酸奶土豆软馅饼」
这个摆盘一上来我就知道这顿不便宜,每一只土豆软馅饼都是厨师亲手揉捏出来,口感非常软糯,整只一起吃口味由酸到甜,最后还有一丝微辣漫出口腔,层次格外丰富。
「酥皮三文鱼鸡肉咖喱馅饺」
脆脆的三角饺子里包裹着满满的三文鱼鸡肉酱,咖喱味道不是很重,我想起了上海人的早餐牛肉煎包。
「印度传统马萨拉薄脆配手工酸奶酪」
酸奶酪拌着各种蔬菜放入马萨拉薄脆饼里一口吞下,一开始只是觉得脆香清爽,咀嚼到尾声时猛然间一股辣味袭来,我肉眼都没看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辣味就给了一个惊喜的收尾。
「南印度特色炸虾」
这盘炸虾的精髓是虾与酱料的完美融合,再结合中国人喜欢的口味,既可以感受到南印度的风情,口味上又不至于不习惯。
「印度风味番茄浓汤」
我特别推荐的一道浓汤,真的浓,不止是名字里有个“浓”,汤的质地不属于浓稠的范围,入口却仿佛有千万只番茄在舌尖起雾,酸甜到骨子里,搭配的蔬菜天妇罗别有风味。
「印度传统烧烤拼盘」
由羊排、三文鱼、鸡肉等主食组成的超级大拼盘,每一块区域都代表着一种口味。羊排肉嫩汁多、三文鱼厚实绵密、鸡肉焦香鲜嫩。吃到这里的时候还跟朋友们交流了一下印度人的传统风俗——不吃牛,因为牛很神圣,不吃猪,因为猪很肮脏。我心里想的是:那是因为印度人没吃过上海的家常红烧肉。
「克什米尔咖喱羊棒骨」
正宗印度红咖喱制作出来的羊肉浸满了咖喱的灵魂,丝毫吃不出羊的膻味,有只有咖喱的缠绵。有趣的是搭配的四款薄饼:麦香、千层、黄油、蒜香,一道菜多种口味,经过改良后的红咖喱已经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了。
「西域香料炒时蔬」
第一口就感受到了丰富的西域香料,好像在丝绸之路上的餐馆里吃了一口胡萝卜和豆角。
「大虾咖喱手抓饭」
到了主食,我这双洗干净很久的手终于派上了用场。手抓饭就跟我们看到的一样粒粒分明,入口也是彼此不相融的感觉,有浓浓的咖喱味和蔬菜味镶嵌其中,尽管米饭对于印度来说并不是最优秀的,但是这几只大虾让我们格外满足。
「印度豆蔻果仁香米布丁」
很简单的一道甜品,类似于米布丁,又没有米布丁那么稠而不化,极为清甜可口,为这场异域风情十足的印度盛宴画上完美句点。
短短几个小时就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印度这个神秘的国度,不仅仅是咖喱和大象,还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美味,用心之处显而易见。
记住这家小型印度展览馆兼印度餐厅——
IN ELEPHANT印象印度风味餐厅地址:
常德路762号(地铁7号线昌平路2号口步行180米)
“你与印度,只有一条地铁的距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