淄博的烫面蒸饺,你吃过吗?
冬瓜猪肉烫面饺因是自家做的所以卖相平平
我一度以为烫面饺子只有我们山东有,后来看唐鲁孙写的《中国吃》发现,烫面蒸饺是民间常见的食物,但已经在苏州消失了40多年。
周作人说南北点心,其中有一段话我一半同意一半反对:「据我的观察来说,中国南北两路的点心,根本性质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。简单的下一句断语,北方的点心是常食的性质,南方的则是闲食。我们只看北京人家做饺子馄饨面总是十分茁实,馅绝不考究,面用芝麻酱拌,最好也只是炸酱;馒头全是实心。」
我不同意他说我们北方人馅料不考究。北方人做饺子包子,很讲究馅料的,我甚至觉得比江南的饺子包子好吃。冬瓜猪肉烫面饺子,就是这样一种很讲究馅料和面料的夏季限时食物——你看,我们山东人在吃方面也是很讲究时令的。
冬瓜夏季上市,最适合做烫面蒸饺。把它称为鲁地汤包,它的制作颇有苏式汤包的精气。面要先用开水烫熟再和面。冬瓜其实是不应该做包子、饺子的食材,因为它太容易出水把面皮弄破。但也恰恰是利用这一点,让它成为汤包的不二选择。包蒸饺的时候,切馅擀皮儿与其它包饺无异,一定要把冬瓜和肉馅隔离。冬瓜事先切丁,猪肉选五花肉,肥瘦参半,手工切丁,用料酒、花椒水、老抽、一点盐,腌制在一旁。在包的时候,一定是先包入一坨冬瓜,再放一勺肉馅。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冬瓜不被提前杀出水分。烫好的面柔韧性佳,在上锅蒸的时候能兜住汁水,又不像发酵好的面皮那样,把汤汁吸掉。
蒸饺出锅是有点透亮的水晶饺的感觉,吃的时候先咬破一小口,吸出里面的冬瓜猪肉汁水,蘸一点陈醋灌入其中,再咬一口生蒜,被酱过的猪肉粒裹在冬瓜汁里,鲜咸微酸甜。冬瓜是喜醋、蒜的食材,这么做法和吃法,一条龙地满足了最佳口感。
冬瓜猪肉烫面饺被我封为记忆里夏日最熨帖食物。我们的方言形容这样的舒服叫「愉阔」。跟苏州人吃汤包要配一碗紫菜蛋皮汤不同,我们会熬一锅绿豆汤提前放凉,红而清的绿豆汤很解腻。
我第一次吃到的时候,惊为天饺。但是此物只有夏天才做,虽然后来冬季也有冬瓜,但总觉得吃着感觉不对。
我妈是个不太爱做饭的人,但见我喜欢吃不得不硬着头皮做。她常常不按常理出牌,又喜欢动脑筋,后来我正吃着饺子,她神秘地跟我说,我发明了做烫面饺的简单方法,不用麻烦烫面。把饺子包好放到箅子上,浇上一暖瓶热水就把面烫好了。你吃着有区别吗?我内心翻腾。
看人写苏州人做烫面饺,要先把面蒸熟,再烫,再用凉水和面;馅儿里面还会撒芝麻提香;饺子要捏上12个褶,象征一年12个月,表示团圆——这么看来,苏州人的确是讲究的,但我们北方人也讲究啊。各有各的讲究嘛,谁规定灵魂必须长成一个样子?
所以从这一点来看,我真的很佩服我妈一直追求的例外。